婴幼儿园是孩子与社会亲密接触的起点,是孩子迈入社会、进入复杂生活的第一步。对于当今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来讲,这是颇为艰难的一步。说其艰难,不只在于孩子对完全陌生的心理断乳、社会交往的恐惧,还在于父母包含一些孩子对能否被婴幼儿园接纳、有没好婴幼儿园甚至一般婴幼儿园上的忧虑。于是,作父母的不能不使出浑身解数,托关系走后门,让孩子参加婴幼儿园的各种园前班,目的只有一个:进个好点儿的婴幼儿园,不让孩子输在生活的起跑线上。
我不太同意不让孩子输在生活的起跑线上这一看法。
人类可能是哺乳期最长的高等动物。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,需要历程一个很漫长的过程。法律规定,一个人到了十八岁才算成年人,才可独立生活。所以,父母对孩子的哺育、抚养,要花费相当多的财力、物力、精力。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,双职工多,父母一般没足够精力照料、养育孩子,所以才需要托儿所、婴幼儿园。托儿所、婴幼儿园本应是社会服务机构,它是代爸爸妈妈履行照管、抚育婴幼儿的责任。说它是生活的起跑线,恐怕有的过。漫漫生活是走过来的,而不是跑过来的,让孩子在婴幼儿期就起跑,总感觉有适得其反、急于求成之嫌。婴幼儿园的主要职能,还是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,教孩子掌握怎么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、怎么样与人相处、怎么样尽量地我们的事情自己做,开启其智商,培养其兴趣和情商、IQ,给将来打下一个坚实、好的基础。父母那种不让孩子输在生活的起跑线上的想法,恰恰是婴幼儿园涨价的心理动能,也是高价婴幼儿园的最大卖点。近期看到一篇报道,讲的就是一个婴幼儿园园长请人为其出谋划策,怎么样将婴幼儿园包装成一个高收费的高端婴幼儿园。烧钱请来的高参们纷纷献计献策,如搞国际化、双语等,以显其高档身份,抬高价码,令婴幼儿园园长茅塞顿开,乐不可支。
我觉得,一个好婴幼儿园的基本标准应该是:教孩子掌握爱、了解爱,培养其好习惯、好品德,让孩子能健康、快乐地成长。此标准,一般条件的婴幼儿园也可达到,重点在于婴幼儿园管理者及老师的理念、水平、能力和责任感。我一位朋友的女儿上婴幼儿园时,一个很蛮横的老师给她幼小、脆弱的心灵导致了心理阴影,直到目前,已经工作的她对此还耿耿于怀。说起来,这个婴幼儿园的硬件标准并不差。
爱孩子、关心孩子、尊重孩子,为孩子筹备一个健康开心的生活,与婴幼儿园是否高端并无势必联系。所以,无论从教育理念上讲还是从现实看,平价乃至福利性婴幼儿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。
要改变婴幼儿入园难、婴幼儿园收费高的社会现实,第一政府部门、管理部门需要转变观念。现在大家的教育基本上是倒挂的,对最基础的教育最不看重,对做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、道德规范少人问津,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尊严无人顾及,所有围绕着高考考试指挥棒转。父母为孩子能上好婴幼儿园、好学校尊严扫地也只能默默忍受。想想看,一个两三岁的孩子,由于要上婴幼儿园,就被卷进了连成人都恐惧的复杂社会关系中,父母四处奔波,低三下四,焦虑万分,孩子本身还要被应聘、被上学,这会给第一次接触社会的婴幼儿带来什么?
入园难在一定量上是政府忽略公立婴幼儿园的主导地位的结果。至于婴幼儿教育搭不上义务教育这趟车是什么原因,大家听到最多的是政府财力有限。可每年花在公款吃喝上的钱就有数千亿元,还不包含其他诸如公车消费、公款出国、建超标豪华办公楼的成本。假如从这几千亿元中拿出1/10,能盖多少所公立婴幼儿园?!
婴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,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将来。假如大家把眼光放长远些,就应努力把这个基础打好,给孩子一个光明的起点。